避免求職詐騙的實用訣竅
近期以優渥報酬吸引求職者的詐騙頻傳,相當令人擔憂。
求職詐騙對您的安全有長久且嚴重的影響,個人資料也有被濫用的危險。保持警戒,清楚求職對象是誰、他們如何與您互動、以及求職過程如何發展很重要,特別是有可能移居海外的工作。
以下是避免落入求職詐騙的實用訣竅:
1. 檢查是否隱藏已知的地雷
- 公司沒有網站或正式的社群媒體帳號
- 職缺細節是透過Whatsapp/簡訊/telegram或非官方的email帳號發送
- 職缺說明模糊,不清楚,錯字或文法錯誤多
- 重點不是放在職位或工作內容,而是吸引人的薪資、福利
- 您是透過網路或其他管道的隨機廣告發現這份工作
2. 您被要求洩漏個人資料
雖然公司索取個資是正常做法,但大多是在招聘流程較後面的階段,公司發出聘書後。不過,要額外小心公司索取的是哪些資料,舉例來說,絕對不分享銀行帳戶細節。在簽署任何透露敏感資料的文件或表格時,請確認這些資訊是真的有必要提供的,因為詐騙集團經常濫用個資。
3. 絕對不要付錢!
詐騙集團常要以申請費、訂金、或保留工作的名義要求職者付錢。絕對不要理會這樣的要求而付錢。貨真價實且值得信賴的徵才人員或徵才公司絕對不會在招聘流程的任何階段要求付費或以金錢換取他們的服務。
4. 好到不像是真的
在一個企業主想辦法突顯自己的市場,如果您發現工作邀約內容都是賺快錢和其他誘因—小心危險!仔細閱讀職缺細節與需要的技能條件。如果發現條件的資訊比較少,好處比較多—就得小心。
5. 做功課並利用可信來源確認
在接受任何面試邀約或分享任何資訊前,先做些查證,對公司做背景研究。了解公司背景、業務範圍、尋找任何可疑的跡象。有疑問的話,確認公司是否有登記,聯絡人資訊是否合理。您也可以和朋友或家人討論,針對公司的真實性尋求第二意見。
整體來說,處理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無視。收到不請自來、看起來很可疑的職缺訊息時,不要回應。這類求職詐騙通常需要雙方積極參與,所以如果不採取行動,就能減少落入這類陷阱的機率。
為了保護自己與個人資訊,和招聘人員談工作時請留意下列資訊:
- 招聘人員應該要能夠分享公司網站與用公司網域發出的電子郵件
- 招聘者會舉辦且遵從正式的面試流程,讓所有資訊保持透明
- 在招聘流程的任何階段都絕對不會要求付款
- 對話的重點會在工作內容與工作所需的技術與能力
- 他們應該能夠解答您對職缺與公司的疑問
- 此外,如果有要求,真正的招聘公司應該能夠提供台灣的台灣就業服務許可證號
相關內容
瀏覽全部職業生涯停滯不前,是不少人都會碰到的經歷。此時,人們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感到迷茫,不再確定是否能夠通過當前的工作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也很難再發現任何進步的機會。這樣的情形會出現在任何工作領域以及任何職業階段,往往會讓人有些沮喪,甚至會打擊人們的工作積極性。然而,重要的是要認識和面對自己正面臨職業瓶頸的這個事實。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突破職業瓶頸期的困境。 1. 直面當前所處狀況 如果發現自己正處於事業停滯不前的困境,第一步就是要勇於承認。嘗試反思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找出導致事業發展受阻的潛在原因。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因為疲勞倦怠,或者感覺沒有動力去做進一步的努力來把握好機
閱讀更多你是否有總是擔心自己不能勝任目前的職位,某一天你可能會被當做職場中的騙子而被掃地出門? 你其實並不孤單。 請閱讀我們給出的建議,診斷冒充者綜合症的信號,並瞭解如何應對...... 冒充者綜合症是一種大多數人都會在職業生涯中面對的心理現象,從體育明星到首席執行官都是如此。 加州理工學院的心理輔導中心將其定義為「一系列不適任的感覺,即使面對與感覺相反的資訊和事即時依舊持續存在的感覺。 個體會經歷長期自我懷疑,同時感覺自己在進行智力欺詐。 」 雖然聽起來很複雜,但冒充者綜合症其實是正常的普遍現象——超過70%的人在一生中都會出現冒充者綜合症,而雖然這種糟糕的自我懷疑根源尚不清楚,但你依然可以控制住這
閱讀更多工作常常會給人帶來壓力,尤其是現時很多專業的工作,壓力似乎是一種常態。 不間斷的壓力會讓你感到長期的不開心,並且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從而產生更大的壓力,導致惡性循環。 以下是我們對如何減壓的一些小建議: 1. 寫下你的任務清單 將你每週或是每天的任務安排優先順序順序,這樣可以將你的工作簡單地分成一系列可完成的任務。 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優先順序高的工作,你可以不受其他任務影響繼續進行你的工作。 2. 在必要的時候說不 管理大家的期望值很重要,不要接受超出你能力範圍的工作。 學會對優先順序低的任務說「現在不行」,你的工作壓力就會減小。 你仍然可以將這些任務列在任務清單上,但是這樣你就不需要立馬完成它
閱讀更多